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强化资源保障供给环节 优化河北钢铁集团产业链结构 |
双击自动滚屏 |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10/23 阅读:1331次 【字体:大 中 小】 |
引言 河北钢铁集团完成水平整合之后,在规模成本、运营效率、资金实力等诸多方面实现了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但是,集团竞争优势仍然受到所属产业链中各个环节发展状况的制约;而未来趋势显示,河北钢铁集团与其他钢铁企业之间的竞争,必然首先表现在所属产业链各环节是否科学配置的竞争上。
本文认为,未来钢铁集团之间的竞争,将表现为产业链各之间竞争。因此,必须加强对河北钢铁集团所属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垂直整合,才能确保河北钢铁集团稳定发展和产业链安全。其中,对处于产业链上游的资源供给环节进行科学配置,正确认识“市场性盈亏”与“集团政策性盈亏”之间的关系,强化产业链资源供给环节,有利于河北钢铁集团发挥以完备、科学的产业链结构为后盾的整体优势。
一国际垄断威胁产业链安全
在产业链中,钢铁属于“中间产品”,向上受到煤炭、铁矿石、运输等资源供给环节、即所谓“瓶颈”产业的制约,向下则受到诸如汽车、家电、装备工业、建筑等经济“支柱”产业构成的消费环节的影响。如果产业链“中间产品”的钢铁生产积极或膨胀,而上游“瓶颈”产业呈现收缩,下游产业发展趋于保守的现象,这种产业链各个环节所表现出的非合理现象,成为削弱钢铁企业竞争实力,威胁钢铁企业发展和安全的最大隐患。
因此,钢铁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必定是各所属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其中,产业链的资源供给环节是否配置科学、运行通畅,决定了钢铁集团企业能否获得安全、稳定的资源保障,能否在竞争中保持强势地位、在市场中获得更大发言权。
1 国际铁矿石供应垄断日益加强
目前,铁矿资源被国际资本迅速集中,国际铁矿业巨头收购兼并的步伐加快,铁矿业垄断已在所难免,产业链的安全已成为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
以力拓、必和必拓及巴西淡水河谷为代表的铁矿业已趋于垄断。2005-2007年全球铁矿石产量分别为15.56、17.98、18.98亿吨;而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等三大铁矿石供应商2005-2007年,累计铁矿石产量分别达到5.12、5.53、6.02亿吨。2009年6月5日力拓公司宣布撤销与中铝2009年2月12日达成的注资协议,将联手必和必拓成立合资公司,三家铁矿石商中的两家合二为一,合计产量超过4亿吨,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50%以上。
铁矿石资源的垄断,使矿业巨头垄断国际铁矿石价格成为可能。以澳矿为例,2007年以前的粉矿售价约50美元/吨,到2007年至2008年就达到90.72美元;块矿售价也由65美元/吨上涨到127.7美元。对于大宗原料而言,这种价格上升幅度无疑是巨大的,铁矿石资源的垄断所导致的价格垄断已十分明显。
2 铁矿石垄断对中国钢铁企业的制约
中国是世界铁矿石最大买家,2008年矿石进口量达到4.4亿吨,占据了钢铁国际贸易量的50%。对于中国的钢铁企业而言,铁矿石供给环节的国际垄断内难以打破,并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1)垄断对铁矿石谈判的影响
全球铁矿石大供应商的数量由三家减少为两家,不但增加了中国钢铁企业在矿石价格谈判中的难度,而且也使中国钢铁企业在寻求稳定的资源供给的道路上势必走得更加艰难。
从1988年至2008年,20次的国际铁矿石谈判中只有6次达成了小幅度价格下降的协议,其余年度均为不同程度的上涨。到2009年7月31日为止,以中钢协与三大铁矿石商的新一轮价格谈判尚未结束,中方要求铁矿石价格恢复到2007年水平,即价格下降40%~45%困难重重。随着谈判时间被无限期拉长,钢材价格在市场预期中走向强势,使这一目标难以实现。
中国的钢铁企业多达1000多家,中小钢企难享谈判成果,因此难以与中钢协步调一致,截至2009年6月底,已有38家中小钢铁企业弃中钢协而与巴西淡水河谷签订5000万吨长协矿合同。中国的钢铁企业在保证生产的压力下向垄断价格妥协,使中国钢铁企业阵营在外部压力和内部竞争中被国际矿业巨头击溃,整体利益受到了严重损害。
目前,我国铁矿石的境外开矿额度不足5000万吨,仅占进口矿总量12%。同样是亚洲铁矿石进口大国的日本,在其1.3亿吨的年进口铁矿石总量中,境外开矿额度达到7000万吨,占进口矿总量的57%。由于日本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参股矿山,谈判价格损失可以从参股矿山利益中得到弥补。因此在2009年国际铁矿石谈判中,日本新日铁以粉矿价格下降32.95%、铁矿石块矿价格下降44.47%价格协议,与力拓公司签订了铁矿石首发价。而我国境外开矿额度小,直接导致在国际铁矿石贸易中承担更大价格上涨风险的后果。
因此,加大可控矿石资源,就意味着在市场上获得更大发言权和和矿石商品的定价权。这对于钢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垄断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威胁
目前中国的进口铁矿石市场存在两种定价机制,一种是长协矿价格 ,另一种是现货价格 。这两种价格机制严重损害了中国钢铁生产企业的产业安全和利益。
2008年中国钢厂所需支付的长协价,乃是在2007年基础上创纪录上涨“79.88%—96.5%”后的结果,而目前的钢价水平,仍在2007年水平以下。从2008年三季度起,受金融危机影响,钢厂订单急剧下滑,中方对长期协议合同的执行率大大降低。依照矿石供需合同,执行率不足90%的钢厂,则需首先进行补偿,否则将不会进行谈判、签约等后续事宜。
2008年四季度前,“现货价”与“长协价”的差价最高达到近100美元/吨。国际矿石供应商利用垄断优势,在现货价价格居高之时,他们刻意减少长协矿的供应而增加现货矿的销售。2007年,21家中国钢铁企业与力拓签订的“长协矿”合同为6073万吨,但力拓的实际供货量仅为5237万吨,合同执行率为86.24%。其中,有7家企业合同执行率在80%以下,最低的仅为53.17%。因为现货价格高,在利益驱使下,矿石供货方找理由不发长协货而转卖现货。但是,即使是力拓此前以种种不可抗力为由减少发货,我们钢厂也从不会去真正索赔。因为矿商处于相对垄断地位,钢企怕影响今后的合作而不敢对供货商的违约行为进行索赔。
由于矿商近年来在供求关系上的独大地位,钢企在力量上无法与之抗衡。而国际矿商的股东多由投行、基金构成,金融资本是追求超额利润和报酬的,因此在逐利的目标之下,长期合作、共赢等原则形同虚设。
中国钢铁企业的原材料供给环节受制于国际垄断资本,随着情况长期持续,不难预料,接踵而至的便是进口矿石价格以更凶猛的幅度上涨,不但使国内钢铁企业生产成本上涨,而且产业安全也受到国际垄断资本的威胁。
二 优化产业链的意义
1国内矿石企业被动处境
国内钢铁企业往往会陷入一个怪圈,即当国内钢材市场需求平稳时,国际铁矿石下降会使钢铁生产成本随之减低,企业预期利润上升;由于预期利润上升,会造成国内小型炼钢、炼铁企业蜂拥复产或临时上马,于是钢材市场表现为供大于求,大型钢铁集团的产品在价格上受到冲击;而大型钢铁企业不得不努力降低原材料的价格成本,于是只能舍弃国内矿石而大量使用更加廉价的进口矿;由于国内钢铁企业对进口矿石的需求大量增加,使在价格成本方面无法与进口矿石匹敌的国内铁矿石失去市场,严重压缩国内矿山企业的生存空间,国内矿石生产陷入低谷,矿石生产企业多面临倒闭;由于国内铁矿石生产企业的亏损或经营困难,又会造成钢铁集团为谋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而舍弃自有矿山资源,于是造成钢铁企业所掌握的矿石资源逐步减少;而国外矿石经营商便趁机以低廉价格收购国内矿山,使钢铁企业的资源供给受控于他人。
目前,由于全球性的经济不景气,国内市场需求萎缩,目前我国的钢铁生产产能过剩、略显膨胀,因此,上述的恶性循环正处于进行时阶段。
2007年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过热,国内钢铁市场的需求旺盛。使钢铁企业对铁矿石资源的抢购往往到了不讲品位、不讲价格的地步。2007年国内精矿粉的售价曾经达到每吨1700元,而当时一些矿山企业利润曾经高达300%。如我国自有矿最大的鞍山钢铁集团公司,2007年自有矿产量1450.01万吨,以其矿山不到百亿的固定资产,利润竟达到50多亿元。
而到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钢材产品大幅降价,钢材平均利润普遍下降。钢铁企业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不会上调铁矿石的采购价格,有的钢厂甚至将继续压低铁矿石采购价格。因此,部分地区的铁矿石价格继续在下跌通道缓慢滑行,很多矿石生产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陷入困境。
2优化产业链结构对河北钢铁集团具有深远意义
钢铁生产与铁矿石生产在河北钢铁集团内部既是一对内部矛盾,又具有产业链上游环节与下游环节的关系。铁矿石生产既要服务于增强河北钢铁集团的钢铁产品竞争力、保障钢铁生产的产业链安全;同时又必须以河北钢铁集团整体力量为支撑,保证铁矿石生产合理规模、力争更大发展空间。
(1)服务于集团产业链安全
钢铁工业是河北省的支柱产业,这一区域的钢的生产能力在1.15亿吨以上,产值占省GDP的13%以上,占全省财政收入的20%。同时,在全国探明的613.35亿吨铁矿资源中,有72.49亿吨分布在河北地区,占总量的11.8%。目前,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所属的10余座矿山,规划在已掌控9.08亿吨储量的基础上,新增铁矿石掌控资源储量45.76亿吨。
2008年河北钢铁集团生铁产量3036.62万吨,进口铁矿石2511.58万吨,占铁矿石总量的47%以上。按照集团发展规划,到2010年底,集团钢产量将达到5000万吨,因此,对精粉的需求会达到7~8千万吨。而河北钢铁集团自有矿2008年产量为513万吨,仅占总量的9.6%;计划到2015年,集团矿业公司的精粉产量力争达到3千万吨。如果该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河北钢铁集团的铁矿石自产矿率将会达到35%—40%。
如前文所述,进口矿石比重过高,便意味着资源受人掣肘。提高自产矿在河北钢铁集团铁矿石需求中的比重,是优化产业链的关键。因此,从目前来看,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所掌控的矿石企业所发挥的作用还有巨大潜力。
(2)服务于河北钢铁集团产业链效益
如何看待自有矿山产品成本与进口矿资源之间关系的问题,也是河北钢铁集团扩大资源掌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在考察集团内矿业公司经营情况和实现效益时,应该引入“市场性盈亏”与“集团政策性盈亏”两个概念。
目前,由于钢铁产业的技术要求和铁矿石资源的有限性,铁矿石在数量方面远远不能满足钢铁生产企业的需要,因此在市场供求关系中处于优势。当铁矿石市场最好时,国内钢铁企业对国内矿石价格曾经到达每吨1700元;但在2009年的 1~4月份,国内铁矿石原矿产量仅有2.28亿吨,比去年同期减少3.5%;其中河北省铁矿石原矿产量达910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0.25%。4月份,河北省原矿生产量已同比下降36.76%,进入5、6月份以后,矿山企业生产企业更加困难。
同时,国内矿石生产还存在一个难以克服的不利因素。由于国内铁矿石多为贫矿,与进口矿石相比开采成本比较高。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所处在铁矿山资源储量丰富但大多品位在26%—30%的贫矿区域,采矿比大多在三比一,有的甚至达到五比一,大大增加了采矿成本,这与国际垄断巨头所提供的矿石品位及价格无法匹敌。2007年邯钢进口矿的到厂价格为683元/吨,而同一时期国内矿977元/吨;2008年进口矿为692元每吨,国内却为756元/每吨;进口铁矿的价格优势显而易见。2009年上半年,除了河北最大的民营钢企之一新武安钢铁集团外,河北省大部分民营钢企已大幅减少甚至停止采购国内矿。
除上述因素造成矿石生产的市场性盈亏之外,由于矿业公司处于河北钢铁集团内部,作为集团产业链的资源供给环节,以服务于集团产业安全和效益为根本任务。在集团内部,由于矿石调拨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也会产生集团政策性亏损。因此单纯地从成本核算方面考虑,矿业公司追求单纯定价盈利对集团产业链安全以及钢铁产品获得更强竞争力和实现最大利润无疑是不利的。但从保证河北钢铁集团产业链资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来考虑,河北钢铁集团对铁矿石资源的掌控又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3)凭借河北钢铁集团优势
从优化产业链结构地域和资源掌控等意义上来看,在市场、区域、产品等很多方面,河北钢铁集团积极发展矿业生产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同时,扩大集团对资源掌控、扶植矿山企业发展也是河北钢铁集团生存和发展的战略利益所在。
铁矿业生产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行业。作为河北钢铁集团所属产业链中重要的资源供给环节,矿业公司实现稳定发展,迅速扩大资源掌控量,符合集团利益。因此,矿业公司以集团力量为强有力支持,在贷款、融资以及技术进步、管理系统等方面优势,都是其他单兵作战的铁矿石生产者所无法企及的。
只有以集团利益为出发点,以集团力量为有力支撑,矿业公司发展才会实现“高起点谋划、高品质打造、高效率推进”的发展目标。
三 优化产业链资源供给环节的几个途径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低谷,由于市场需求低迷,造成世界性钢铁企业减产。但是这也恰给是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实现低成本扩张的时机。
其中,(1)扩大自有矿山的生产能力,提高矿石的自给率;(2)制定河北钢铁集团大宗资源掌控的发展战略,投资铁矿石海外资源参与国际市场的新兴力量,则是集团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3)利用南非铜尾矿含铁的高品位,在当地建立选矿厂,以实现国外选矿国内使用;(4)在港口建立选矿厂,以实现进口铁矿石港口选矿尾矿填海造地;(5)以上述四点为前提,建立河北钢铁集团的铁矿石资源储备,平抑市场价格,确保河北钢铁集团资源的产业链安全。
1扩大矿山资源的掌控,提高矿石的自给率
目前,由于国内钢铁业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普遍处于不景气状况,铁矿业生产企业处境也十分困难。这恰好是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依靠集团优势,增加资源掌控量、努力优化资源供给环节的绝好机遇。
(1)抓住机遇进行资源收购整合,打造河北钢铁集团的“钢铁粮仓”。一方面,依据河北省政府明确提出来大型整装矿山资源优先配置给河北钢铁集团的政策,加大资源的掌控力度;另一方面,抓住河北省政府严厉打击非法盗采,对小矿非法盗采严厉打击这个机遇,整合民营矿山,增加资源掌控量;第三,把握住市场相对比较低迷,低成本收购民营铁矿资源机遇。通过上述措施,打造河北钢铁集团的“钢铁粮仓”。
(2)以河北钢铁集团优势降低成本。集团在扩大掌控资源的同时,一方面通过对矿山企业进行挖潜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另一方面,在钢铁生产环节,努力将自有矿产品所包含不利的成本因素进行消化。河北钢铁集团通过扩大掌控资源能够实现产业链安全;铁矿石生产企业也能够通过保障对河北钢铁集团的资源供给而获得稳定的发展。
(3)利用税收等国家政策。目前矿山的亏损是多方面的,除受国际铁矿石市场的挤压外,还要受到:地方税收、开采成本、集团政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在税收方面仅资源税一项,河北钢铁集团矿业公司所属的10座矿山由于其所在地方不同,税收数额差别巨大。
中钢协和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已联合将扶持国产矿政策的建议上报国务院,将国内矿山的增值税由17%下调至13%、资源税由9元/吨下调至6元/吨、矿山资源补偿费减半或与增值税合一。河北钢铁集团可以利用这些政策变化,积极为矿山生产争取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
另外,河北省也在着手整合区域内的矿山资源,钢铁集团也可以利用省里的优惠政策,扩大资源掌控。
2 投资铁矿石海外资源、参与国际市场
虽然中铝注资力拓失败,但却明确地向国内钢铁企业传达出这样一个信号,即,努力优化产业链上游资源供给环节的方向是正确的。
多年来,中国的钢铁等大型制造行业一直受限于上游的矿产公司,毕竟中国的授权能源(即从境外其所投资的矿业公司进口的能源)占总进口的比重还跟发达国家相差较远。因此,目前这种形势对于国内企业是很好的机会。国内许多企业也准备趁低收购海外矿山股份,以图在低价时锁定战略资源。
这种努力不仅符合河北钢铁集团发展的需要,也具有较强的可能性。
首先,受金融危机和大宗商品供求形势发生逆转影响,几乎所有资源类企业市值都大幅缩水。一些大的国外矿业公司现在都面临很大的财务压力,它们有意愿出售一些资产,因此,目前可供选择的矿山资产比过去更多。
其次,中国的投资者所提出的收购提案,对于那些资产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而缩水、甚至陷入困境的能源公司以及他们背后的政府来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诱惑力。政治和价格的门槛都已有所降低。
近年来,国内企业收购国外资源生产企业已有很多成功的先例。
目前,国内各大钢铁集团为其产业链的安全已纷纷出手国际国内矿山业,包钢集团在南澳洲4000万澳元购买了南澳CENTREX METALS LTD(CXM.AU)的股票取得CXM.AU10.1%的股权。通钢集团进入南澳洲,出资9000万RMB买了IMX公司9.99%股权,将来IMX建一座铁矿,将原矿运到中国进行选矿加工。沙钢从英国Stemcor公司手中购得澳大利亚ABM公司Savage Ravier矿,年产钢球200万吨。中冶集团获得Cape Lambert合作权,购阿根廷MSG铁矿70%股权,年产350万吨。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三个问题:
(1) 选择优秀资源
中国企业要参股海外矿山,应该首选资产质量好的企业,而不是那些新兴矿山。因为新兴矿产企业当中,有相当部分矿山矿石品位低、缺乏相应的运输设施,有的甚至没有详细的储量报告就匆匆上马,这些企业在矿价高时会受到资金的追捧,但现在很可能成为“垃圾股”。 国内企业在加快制定收购计划国外矿产战略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进行各种比较研究,决策时应该采取较为慎重的态度,认真研究拟收购资产的具体条件、现金流回收的可能和投资回报率,再做决策。
(2)通过适当的方式
中国国有企业进行海外收购,要尽量与国外企业收购基金等机构进行合作,如美国的专注于Buy-out型的PE巨头,如凯雷、KKR以及TPG等。这样会淡化中国企业的国资色彩,淡化政治色彩;另外,这些PE巨头都是比较有影响力的私人股权公司,这样相关方拒绝被购和批准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会增加其交易的成功性。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借路而行”的方式,可以避免海外某些人延续“冷战”思维而对中国企业市场行为持有的政治偏见。
(3) 争取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扶植
由于大多数钢铁企业现有的资金不是很充裕,在行业不景气时期,受钢价不振影响,国内钢企也面临亏损,去年四季度,我国钢铁行业亏损额达到476.35亿元。海外收购或许会加大资本开支,增大公司经营现金流的压力。
因此,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或者资本金注入的同时,国内企业进行海外并购还应该积极利用很多大企业在国外都有分公司的有利条件,可以两家或多家联合共同完成,实现优势互补。 结语
总之,强化以铁矿石生产为代表的资源供给环节,可以为钢铁集团打造更加强韧、安全的产业链结构,是钢铁集团实现产业安全、提高综合竞争力、获得战略性发展的关键。
|
|
|
|
栏目导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