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钢铁全行业亏损是钢价上涨最大利多因素 |
双击自动滚屏 |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09/7/24 阅读:1635次 【字体:大 中 小】 |
近期事件回顾 近期,围绕着长协矿谈判所发生的一些事件吸引了众多国人的眼球:先是为整顿铁矿石无序进口,中钢协组织的铁矿石进口资质审查还在进行中;后有力拓“间谍门”事件在国内揭起轩然大波,如酝酿已久的火山口一样,带来的这场地震凸显的是一个诟病已久的市场。自7月8日传出力拓中国区四名业务人员因涉嫌盗取国家机密被拘后,至今已十余日,长协矿谈判在扑朔迷离之后又传出信息:中钢协已将谈判对手转向巴西淡水河谷,“以量换价”是这一次的谈判思路。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大多数钢厂实际已接受长协矿价相比去年下调33%的现实,海运费走势在前期整顿进口铁矿石秩序时出现大幅调整,而最近几个交易日有所回升,似乎暗示着短期未动筋骨的行政干预扭不过市场规律。国内各大钢厂近期几乎都抱以同样的预期而采取了统一的对策——提价!现货市场价格的节节高升终于使得近两周螺纹主力合约期价大幅补涨近200元/吨,线材大涨近150元/吨。海运费、矿价、钢价在需求放大的刺激下,仍朝着未变的方向前行。 喧嚣声中钢价仍将盘整上行 近期,发生在钢铁行业的热点较多且仍在继续,进口铁矿石资质审查也好,“间谍门”事件调查也好,长协矿谈判如何收场也好,在笔者看来,影响在于长远,但短期内都无法改变钢价盘整向上的势头。 长期而言,近期关于铁矿石的热点事件凸显了我们长协矿谈判体制的众多矛盾:谈判主导者的定位是否合理、谈判成员的选择是否得当、谈判激励与约束机制如何完善、长协矿协议利益分配机制如何建立,行业整顿与整合的进程如何开展等等,以上矛盾都亟待我们解决。行业内部谈判体制改革还并未有一个令各方满意的蓝图,铁矿石定价权的争夺过程漫长而艰辛。倒卖进口铁矿石、力拓“间谍门”事件目前看来,更像是一支推进长协矿谈判体制改革的催化剂。未来长协矿体制的完善,至少能改变目前国内矿石市场的混乱状况,改变矿价易于被操纵的局面,同时也减小了钢价成本的波动。改善国内松散的钢铁行业状况,也将有利于矿石定价权的争夺,有利于上下游行业利益的重新分配。但这些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 短期而言,钢价走势不受近期热点事件影响。宏观经济转好、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钢材需求释放逐步放大,这些基本面的持续好转仍将使得钢价强势上涨,也会使得中方在本轮长协矿谈判中仍处被动。据笔者测算,考虑到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9%,房地产施工面积同比上涨12.7%的状况,今年全年钢材需求将近5.3亿吨,同比去年上涨6.9%。回过头来看,力拓在谈判中一直保持的强势态度与充分了解钢厂动态、了解中国市场需求状况息息相关,“间谍门”事件只是从侧面更反映了中国钢材需求的客观存在,以及钢厂有承受高矿价的能力。海运费在7月初下跌后,最近几天又处回升态势,主要原因正是在于进口铁矿石有其需求面支撑,国内钢厂开始积极询价。 而钢铁行业盈利状况并不乐观,截至7月21日,共有26家钢铁行业公司披露了今年中期业绩情况,12家公司预计中期业绩下降,14家公司预计中期业绩将出现亏损。笔者对此仍保持前期的观点:钢铁全行业的亏损是钢价上涨最大的利多因素。近期,钢厂经营状况仍难言已脱离危机,几乎所有的大中型钢厂都以提价为主要市场策略,当然也是脱困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一局面在9—10月用钢高峰期之前还将持续。 总之,炒得沸沸扬扬的铁矿石热点事件短期改变不了中方在矿石定价话语权上的弱势以及矿价的走势,国外矿山的垄断地位以及价格优势使得中方的铁矿石依存度居高不下,这一现实使得中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承受高成本之痛。 | |
|
|
|
|
|
栏目导航 |
|
|